听说过“笔友”、“票友”,但你不一定听过“板友”。昨天,100多名“板友”齐聚一堂,他们都是合肥单采血小板捐献志愿者,由他们组成的合肥市单采血小板应急队伍将承担起紧急临床用血捐献的重任。
“我从去年到现在已经捐了11次血小板。”家住经开区的宋女士告诉记者,自从了解单采血小板的常识后,她便决定加入这一行列。 “组成单采血小板应急队伍的大约有150人,他们在今年都捐献了至少8次血小板。”合肥中心血站刘忠副站长介绍说,单采血小板属于成分血捐献,而合肥的血小板捐献者数量并不稳定,平时的捐献远不如义务献血,因此临床需要用血时常会遇到缺口。
据介绍,血小板主要用于临床治疗,主要针对因血液病、肿瘤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和功能缺失而导致的出血。 “常规采集到的血液中分离出的血小板量少,输注多人份的血小板,免疫风险相对较高,尤其对于需要长期输注血小板的血液病患者,容易产生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情况。”刘忠说,最好的方式是来源于单一人份的足量血小板,也就是单采血小板。
“目前合肥地区的临床收治患者需要约一万人次左右,而今年合肥单采血小板在6000人次,并不能满足临床需求。需要建立一个相对固定的单采血小板捐献队伍。”刘忠介绍说,志愿者应急队伍成立后,将随时准备为临床用血出力。
和献血不同的是,单采血小板对人体来说,恢复时间较短,因此可以28天采集一次。“每次采集需要将近一个小时,而且现在合肥只有中心血站和大学城的献血屋可以采集血小板,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的确让很多人很难坚持。”刘忠说,未来将在合肥城区增加血小板采集点,方便市民和志愿者捐献。
“由于采集血小板,需要通过特殊仪器将全血中的血小板提取出来,将剩余的血液回输给捐献者,这也是很多人不敢选择的障碍。”据介绍,现在的血小板提取技术已经有20年的临床经验,比较成熟,仪器设备是全自动无菌操作,使用的器具都是一次性的,十分安全。
王仕刚 本报记者 吴碧琦
请输入验证码